合肥殡仪馆24小时电话号码:‭18109692414 合肥殡仪馆为合肥的丧葬习俗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电话图标 合肥殡仪馆电话

18109692414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殡仪知识

殡仪知识

关于殡葬的定义

来源:合肥殡仪服务点击: 发布时间:2020-04-05 23:23
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逝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 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殡葬是一种社会活动,它起源于人类文明,又将永远与人类结伴而行。
“殡”和“葬”原本是两个相联系却又分开的、不同的独立行为。殡 葬是殡仪活动和丧葬方法两者的简称。从人死到殡到葬再到守孝,不同历 史时期有不同的定制或习惯,既有实质性内容,也注重形式。
殡者,逝者入殓后停灵(停柩)以待葬,是生者对逝者的哀悼形式, 多为传统礼仪。“殡” 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 则犹在陀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 则犹宾之也。”二作葬解,如《荀子》“三月之殡”。《辞海》对“殡”的 解释是“殓而未葬”。“殓”是指给遗体穿衣下棺、收殓入棺。“殓而未 葬”是已经给遗体穿好衣服,下置棺中,但尚未掩埋这一段时间。《北 史•高丽传》称:“逝者殡在屋内,经三年,择吉日而葬。”《现代汉语词 典》直接解释为“停放灵柩;把灵柩送到埋葬或火化的地方去”,称为出殡、送殡。

葬者,掩埋遗体,是指人们对逝者遗体的处理方法,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盛行不同的葬法。“葬”原意指土葬,即“掩埋遗体”,后来引申为处理遗体的方式,如土葬、火葬、水葬等。在殷商甲骨文的象形字中,其意 为将逝者遗体掩埋在草丛中,或用棺椁装殓起来加以掩埋。《礼记•檀弓 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 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说文》:“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 之。”即置逝者于棺中,待以宾客之礼。《说文解字》把“葬”字解释为 “藏也”,并分析其字从“死”,即把遗体放在草垫或用树枝捆扎而成的木 床上,然后用乱草覆盖掩藏。上古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死后之葬极 为简朴。《周易•系辞下》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 不树”,这里的“葬”已包括了 “殓”,也就是以柴草裹遗体,置于荒野, 不积土做坟,不做标记,丧期也没有规定。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能够深 掘土坑,把遗体埋到地下。原始社会末期,土葬已经相当普遍。
 
当人类还处于蒙昧时代的初期时,思维能力低下,在意识上还不可能 寻求自己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对人的生老病死 也困惑不解,不能形成灵魂与丧葬的观念。“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 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上》)”,这种弃尸于野的做法说明原 始人模糊观念中已有生与死的界限。自原始人产生灵魂的观念并产生了对 死人的崇拜,即鬼魂崇拜,一套送鬼魂和安葬逝者的礼仪就应运而生。从 无意识地处理和埋葬逝者到有意识地安葬逝者,而后形成丧俗,其间经历 了约十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

我国最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殡葬礼俗。1933年北京周口店山 顶洞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以二次合葬为形式的公共墓地遗址,在老年 男子、中青年妇女尸骨的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身上佩戴有用兽牙、蚌壳 和鱼骨做成的骨坠,钻孔的兽齿、石珠等装饰品,以及燧石石器等物,反 映了氏族成员一视同仁的血亲关系和一律平等的地位。从人类文化学的资 料来看,在逝者身上或身旁撒赤铁矿粉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丧葬仪式 之一。

现代社会,人们已把“殡”、“葬”二字合起来,表示人们对逝者遗体 处理的整个过程。殡葬又称丧葬,是指人们对逝者遗体的处理方法和对逝 者的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送花圈挽联、安放或安葬骨灰 等一系列的活动。

由于人死后并非立即一埋了之,而是要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和相应 礼仪,诸如表彰逝者的德行、功绩,亲友故旧前来吊唁、祭奠,以表达人 们对逝者的感情。所以殡葬就引申为丧事活动及其礼仪规范。人们进行殡 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殡葬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情感和对某种愿望的 诉求。殡葬就是与逝者有一定关系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有目的地对逝 者进行遗体处理和精神悼念的一系列活动。与逝者有一定关系的人泛指所 有参与殡葬活动的人,其中主要是与逝者有亲缘(如亲属)、地缘(如邻 居)、业缘(如同事、同学、教友)、泛缘(如朋友)关系的人及殡葬从 业人员。

以上是合肥殡仪服务为您分享的关于殡葬的定义的相关内容,了解合肥殡仪服务流程及殡仪动态请访问合肥殡仪资讯栏目。
合肥殡仪馆专业提供合肥遗体净身穿衣、合肥殡葬墓地、合肥殡葬用品、合肥灵堂布置等服务。 XML地图